Hong Kong,
2020年
10月
20日
|
16:45
Asia/Brunei

更加聰明、寬容與安全:Booking.com 公布未來旅遊九大預測

整合跨越 28 個市場、二萬名旅客的新解析、數據與研究,揭曉來年與日後將影響我們旅遊體驗方式的趨勢

香港,2020 年 10 月 20 日-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帶來前所未見的衝擊,這個世界與我們生活的各層面幾乎都受到了影響,而旅遊活動也將在這個特別的時刻經歷永久性的型態轉變。旅遊業將比以往更加速創新,以應對大眾對旅遊的期待以及旅遊行為的顯著改變。旅客對於旅遊安全的標準更加提高,並偏好更環保的旅遊產品,且其旅遊的偏好將隨著目的地與旅伴而持續發展。重新品味鄰近景點的樂趣將延續下去,而來自遠方的呼喚依舊存在旅客心底;同時,旅客也會找出能夠結合工作與旅行的新方式。這些念頭共同投射出未來我們對所預訂的旅遊需要更深刻的價值。

Booking.com 作為線上旅遊的領袖,結合了涵蓋 28 個市場*、二萬名旅客的研究調查、從所有的搜尋與推薦數據中分析,結合超過 20 年的旅遊專業,針對明年與往後揭曉未來旅遊的 9 項預測。有鑑於超過六成(63%)的香港旅客回答直到新冠肺炎疫苗或治療方法問世前,他們都無法自在地旅遊,我們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體驗世界。但旅遊業會跟緊腳步應變,在可以安全旅遊時,為我們的旅遊魂止止渴。

  1. 旅行強迫症

儘管面對新一波旅遊活動中斷、相關限制及持續的不確定性,人們內心深處對旅遊的不變渴望並未被澆熄。在最近於旅遊限制期間,近5 分之4(79%)的旅客表示對於再次旅遊十分期待,而 64% 則認為他們更懂得品味旅遊的樂趣,日後也會好好珍惜出遊的機會。旅客也透露待旅遊限制解除後,在接下來的 12 個月內,他們預計安排跟疫情爆發前一年度(2019 年 3 月-2020 年 3 月)次數相近的本地及海外旅行。

待在家中的時間讓我們比以往更想要接觸外面的世界,超過5分之4(80%)受訪者對進一步探索世界展現更強烈的渴望,而 55% 的人未來想要更常旅行,以追回 2020 年錯失的時光。此外,超過四成(42%)的人想安排一趟旅行來彌補因新冠肺炎而錯過的慶祝活動(如:重要歲數的生日或婚禮),而 近半數(49%)的人打算重新預訂之前不得不取消的行程。有鑑於前述種種,我們可預見各旅遊公司將在 2021 年發揮創意,明白錯失 2020 年行程的旅客需要夠驚豔且更具意義的目的地,為他們量身打造出新的路線和建議。

  1. 重要價值

新冠肺炎衍生的財務問題難免會讓人們希望未來所花的每一分錢能更值得。65% 的香港旅客在搜尋與規劃日後的旅程時會更在意價格,而 66% 的人更傾向尋找促銷方案和省錢優惠,我們預測這樣的行為模式會持續數年。

然而,消費者期待的價值將超越價格標籤上的數字。有 4 分之 3(72%)的人表示希望旅遊預訂平台能提供更清楚透明的資訊,包含取消政策、退款程序和旅遊保險選項。不僅如此,42% 的人將可退款的住宿視為下趟旅行的必備條件,且近半數(42%)認為免費更改日期的彈性同樣必要。

旅客相當樂意支持重振旅遊業(68%),並希望日後的訂單有助世界各地社區重建(73%),但相對地,他們會期待旅遊業能提供更多回饋。業界需凝聚力量想出有創見的妙方,為未來的旅客提供更深刻的價值、更好的選擇、更多彈性與透明度,以及更貼心的體驗,以應對旅客更審慎地檢視 2021 年及往後的開支。

  1. 「偽區內人」而非「觀光客」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本地旅遊活動躍升,這樣的旅遊型態更簡單、安全,而且通常更合乎環境可持續性的精神。放眼未來,可預見選擇離家不遠的住宿、成為「偽區內人」而非「觀光客」的旅遊型態將在人們的旅遊清單中維持重要的地位。中程(未來 7-12 個月)來看,16% 的旅客仍打算在本地旅行;長期(超過未來一年)而言,13% 的人預計如此。就本地旅遊而論,22% 的旅客計畫探索本地遊新景點,而 28% 的人會花些時間欣賞城市內的自然美景;但不論是否為本地旅遊,近半數(46%)人有意願舊地重遊,再訪之前去過的熟悉目的地。

離家不遠的好去處既節省金錢又省時,相對的,這些目的地與住宿將推出更多寓教於樂、關於歷史文化遺產的行程,並透過如客席主廚和客製化調酒等原創體驗來贏得旅客的好感。此外,自旅遊限制開始實施以來,Booking.com 的寵物友善篩選條件使用量成長了一倍**,由此可見未來帶毛孩出遊的新需求將持續增加。這些都將重新帶動公路旅行、探索身邊被忽略的秘境的風氣,並再次激發旅客支持本地旅遊業與社區重建的熱誠,進而因所在地的歷史與美景感到一種新的驕傲。

儘管如此,旅客並不會放棄長途旅行的信念。在熟悉地區旅遊的興致將與遠走他鄉的恆久期待共存,過半(52%)的人有意願在 2021 年結束前到世界的另一端旅行;相較之下,2020 年底前僅有 13% 打算這樣做。

  1. 靠搜尋跳脫日常

在接下來的這一年,人們閱覽旅遊相關內容的興致、規劃旅行的創意、與他人分享旅遊夢的情形將持續呈現指數成長。在旅遊限制的那幾週,人們極需安慰與分散注意力,故絕大多數旅客(97%)都花了些時間尋覓假期靈感,甚至有三成(30%)的人每週都會查看一次潛在旅遊目的地。隨著限制持續時寬時鬆,我們可預期各目的地與住宿將發想出更有創意的妙計,看準旅客更想逃避現實的強烈渴望,將他們與未來的體驗連結在一起-有的住宿利用旅遊限制前KOL造訪並創作的內容來提升其社交媒體曝光度,而有的地方觀光局則藉由引人入勝的電腦合成影像(CGI)內容來呈現當地最佳之處。

然而,社交媒體並不是香港旅客編織旅遊夢的唯一管道畢竟有 33% 的人也選擇傳統的好方法-與親朋好友聊聊,彼此激盪旅遊靈感。 不僅如此,近3 分之 1(27%)的人在翻看之前度假的舊照以決定下趟旅行計畫時,往往感到十分懷念,而相似的推薦內容也將會明顯地再次出現在我們從社交媒體所接收的資訊中。面對限制更多且持續變化的大環境,我們會看到人們更加注意要用什麼方式、在哪些地方/時間點分享旅遊體驗;待可以安全旅遊時,我們從經驗交流中獲得的好處,將帶動人們互相分享和建立連結的新熱潮。例如重新詮釋經典舊照的想法,或利用互動式、可分享的路線的創新方式和親友分享整趟旅行的小貼士。

  1. 安全為上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香港旅客(83%)將會更加謹慎,並期望旅遊業能協助他們做足準備面對這個「新常態」。各政府、旅遊協會與供應商將必須團結合作,制定一致的標準以助確保旅客的安全。而隨著旅客期待提升,部分目的地和旅宿業者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贏回旅客的信任。69% 的旅客會避免前往某些目的地,而 69% 的人希望觀光景點做出一些調整來維持社交距離。同時,74% 的人只會在住宿方清楚表明其健康與衛生政策的前提下訂房,且 4 分之 3(76%)的人偏好擁有殺菌與消毒產品的住宿。

短期內來看,旅客使用交通工具的偏好與供給需求也會改變。其中越三成(33%)擔心感染新冠肺炎,因而選擇避開公共交通工具。這個情形終將導致長期的轉變,人們將改變前往度假目的地以及在當地移動的交通方式,且更多人會選擇租車或駕自己的車出遊。「新常態」下的旅客會優先看重並遵守更多健康與安全措施,且很多人都會養成這種直覺。我們逐漸習慣旅行時不在登機行李中攜帶現金,並在機場安檢時脫去鞋子過關。4 分之 3(77%)的人願意旅行至抵達時有健康檢查的目的地,且 77% 接受在公共場所配戴口罩。相形之下,隔離措施依然較不受到歡迎,極少(37%)旅客願意為了前往特定目的地而接受隔離。

  1. 觀光意識的覺醒

過半數的(66%)香港旅客希望日後能以更有利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旅行。由於新冠肺炎讓人們更加察覺自己對環境和各地社區所帶來的衝擊,我們預期在 2021 年及未來見到大眾環保意識提升。超過 4 分之 3(72%)的人希望旅遊業提供更可持續的旅遊選項;同理可得,旅客將造訪其他替代目的地,避免搶在旺季(57%)出遊、把景點擠得水洩不通(41%)。這個想法也意味著65% 的旅客將遠離擁擠的觀光景點,對各目的地而言,則須適度調整,採取明智的群眾管理新措施來安撫造訪該國的旅客。

此外,新冠肺炎的衝擊喚起了超過四成(41%)旅客的意識。待所有旅遊限制解除後,他們會考慮在旅程中減少浪廢和/或回收塑膠製品,可見人們不只願意致力保護自己,也願意保護造訪的環境。

旅客相信長期來看,旅遊業必須適應環境可持續的思維,提供更吸引的淡季旅遊套票方案(53%),並推出替代目的地以預防部分景點過於擁擠(30%)。對旅遊營運商而言,亦有顯著的趨勢要求其提升資訊透明度,讓旅客知道他們花的錢如何發揮在社區重建、打造更可持續再生的觀光業。4 分之 3(73%)的受訪者希望他們做出的旅遊選擇也能幫助振興其目的地,且過半數(55%)想見到他們的金錢如何回饋到地方社區。

  1. 揮別朝九晚五

疫情期間,遙距工作已成為主流。這個趨勢不僅不會回頭,還引發了連鎖效應,促使人們在未來安排較長的假期,並且比以往都更有效率地結合工作與玩樂。一旦人們不必一週五天都被綁在辦公室,但居家辦公(WFH)厭倦了而迫切需要換個環境時,我們將會看到「工作度假」(Workation)的情形顯著提升-旅客會多住一到兩週遙距工作,設法延長在新環境的度假體驗;或者反過來,將假期分散在遙距工作時的空檔。可預見手提電腦在行李中的地位將史無前例地躍升,而在旅客選擇住宿時,可以使用手提電腦的合適地方將成為必備條件。

近 5 分之 2(39%)的旅客已有預訂其他目的地住宿的念頭,以便換個地方遠距工作,而 50% 的人願意為了能遙距工作而接受隔離。 為了吸引這一批新的數碼遊牧工作者,旅遊平台和住宿業者將著重展示其居家辦公設施與 WiFi 網速。同樣地,在商務旅遊的市場,商務旅客將更加需要私隱性、整潔度和較多天數的住宿,這令其他類型的住宿也要認真準備,加入「商務友善」的行列。各個公司必定會重新評估日後的商旅措施,而員工依然會設法將每趟旅遊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其中過半數(56%)旅客表示會把握機會延長商旅,爭取在目的地的休閒時光。

  1. 小確幸

2021年及往後,在我們學著與全球流行傳染病的後果共處之際,旅客將更積極擁抱一種新的、回歸基本的體驗世界的方式。我們與親友在家中一起消磨的漫長時光影響了旅遊考量的輕重順序,也促使我們渴望更加享受自然資源。自疫情開始***,全球於Booking.com 上使用簡單休閒推薦選項的數量有所成長,其中包含行山(94%)、清新空氣(50%)、大自然(44%)和放鬆之旅(33%);同時,研究顯示5 分之 3(61%)香港旅客將尋求更簡單的小確幸,如:休假時在戶外度過時光,或與家人相處。過半(61%)旅客則會尋找較郊外、人煙罕至的路徑,好好探索戶外。

由於人們重新重視私隱性、充足的空間與個人對清潔和衛生的掌控,不出所料,我們將看到旅客尋找「離家較近」的住宿,且有 44% 的人偏好住在度假屋或公寓而非酒店,與 2019 年時 78% 的旅客喜歡下榻酒店的情形有所不同****。近5分之2(38%)人將選擇在住宿內用餐,而非到餐廳用餐,因此往後對所有度假住所來說,提供設備齊全的廚房極為關鍵。在「新常態」下,放鬆身心之旅將高踞人們旅遊清單中前幾志願,並被近3分之2(63%)旅客視為較偏好的旅遊類型;再來分別是城市之旅(37%)與 海灘假期(15%)。

  1. 科技的便利

科技的創新在旅客重建信心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我們將看到業界加速應用科技來配合新類型的旅客。 科技將幫助我們重拾過往的自在、自信與輕鬆感,同時也有助人們更安全地旅行,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目前已有 62% 的旅客同意科技對於控制旅行時的健康風險將會十分重要,而 69% 的人認為住宿方將需要使用最新科技來讓旅客放心。近半(47%)旅客會希望有餐廳臨時訂位的科技產品,過半數(54%)則會想要有更多自助服務機,而非實體票務櫃檯。過半(53%)旅客很期待科技的潛力日後能打造出更符合需求的個人旅遊體驗。隨著科技證實其價值,人們對科技的依賴將持續提升,並將漸漸深植於我們的旅遊體驗。

我們即將見證的下一步創新將帶來更多改變,而更佳的線上體驗也將影響未來的旅遊行為。超過 3 分之 1(36%)的旅客認為,在前往陌生的目的地前,若能利用虛擬實境(VR)的技術率先預覽,他們會對這趟旅行感到更自在。儘管如此,真實的體驗還是無可取代。有 35% 的旅客期待參加更多由各觀光景點、在地旅行團和工作坊所提供的虛擬/線上體驗。由此可知,儘管我們無疑地信任科技帶來更多便利性、個人化設計與安心感,但科技在人們親身觀賞、感受和品嘗的過程中,最主要的角色將會是中間管道,而非取代這些真實體驗。

Booking.com香港區域經理Justine Lim表示:「儘管2020年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但旅遊仍然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根本及持久的作用。展望更明朗的2021年,我們很高興能夠從Booking.com的全球調查 - 『未來旅遊預測』中獲得的數據,反映在這不確定時期內,旅行者的所想所求。我們的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輕鬆探索世界,我們將為顧客提供廣泛的選項、極大的價值和隨時隨地、覆蓋各種裝置的便利體驗,讓人們能盡情享受世界所帶來的所有難忘體驗。」

如欲進一步了解 Booking.com 的未來旅遊趨勢,由1022日起,瀏覽

https://www.booking.com/articles/category/future-of-travel.html

-本文完-

特稿

研究方法/給編輯的備注

*由 Booking.com 委託進行的研究,對過去 12 個月內曾因商務旅行或休閒旅遊,且未來 12 個月內計畫出遊(若/一旦旅遊限制解除後)的成年人進行樣本調查。共有來自 28 個市場的 20,934 位受訪者(美國 999 位、加拿大 496 位、墨西哥 497 位、哥倫比亞 997 位、巴西 999 位、阿根廷 499 位、澳洲 995 位、紐西蘭 499 位、西班牙 999 位、義大利 996 位、法國 996 位、英國 999 位、德國 996 位、荷蘭 498 位、丹麥 499 位、瑞典 499 位、克羅埃西亞 498 位、俄國 1,001 位、以色列 498 位、印度 997 位、中國 994 位、香港 499 位、泰國 497 位、新加坡 496 位、台灣 499 位、南韓 997 位、越南 500 位、日本 995 位)。受訪者於 2020 年 7 月完成線上意見調查。

**根據使用「寵物友善」篩選條件的使用者占比,並與 2019 年篩選條件平均使用量相較。

***根據 Booking.com 上旅客住房評語的推薦內容而得。由推薦資料可得知,相較於 2019 年 1 月至 2 月的每月平均使用量,2020 年 4 月 1 日至 2020 年 9 月 11 日期間的每月使用量增幅最大。

****此問卷由 Booking.com 委托進行獨立調查,受訪者共 50,688 人,範圍遍及 29 個市場。受訪者需年滿 18 歲,在過去 12 個月至少旅行過一次,且為旅程的主要或共同決策者。受訪者於 2019 年 11 月完成線上問卷。

關於 Booking.com: 

Booking.com 在 1996 年成立於阿姆斯特丹,從小型的荷蘭新創公司發展為全球最大的旅遊線上平台之一,並隸屬於 Booking Holdings Inc.(納斯達克上市公司:BKNG),Booking.com 的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輕鬆探索世界。Booking.com 致力於科技研發,為顧客打造便利無礙的旅程,因此我們為成千上萬的旅客提供難忘的旅遊體驗、廣泛的交通服務選擇以及超棒住宿選擇-從民宿到飯店,還有其他超多選擇。Booking.com 不僅已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平台上也擁有各種規模的合作夥伴,可稱為全球最大旅遊平台之一。平台可幫助全球住宿觸及世界各地的旅客,並促進其事業成長。Booking.com 提供 44 種語言服務,線上註冊房源總數超過 2,900 萬,當中包括 660 萬間民宿、公寓及其他特色住宿。不論您想去哪裡、想從事什麼活動,Booking.com 都為您準備好了。我們同時提供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支援,就是要讓您玩得更安心。

歡迎到 Twitter Instagram 追蹤我們的最新消息或到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如欲了解最新新聞、數據或分享內容請前往本站香港媒體辦公室

如要了解更多關於相片和圖檔的使用權限,於自己的平台使用前,請先聯繫 hk-booking@ketchum.com